徐工液压为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绘制“中国素描”
发布时间:
2022-10-13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高规格、高影响力的产业盛会,“2017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围绕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本届峰会不仅进行了客观、前瞻性的展望,也公布了各细分领域的奖项排名。除行业各领军人物、重磅产品、技术创新成果外,徐工液压件公司所获得的“本土零部件产品突破奖”,也向公众们展现出一幅工程机械产业别样的“中国素描”,似乎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破解零部件困局带来一丝曙光。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高规格、高影响力的产业盛会,“2017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围绕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本届峰会不仅进行了客观、前瞻性的展望,也公布了各细分领域的奖项排名。除行业各领军人物、重磅产品、技术创新成果外,徐工液压件公司所获得的“本土零部件产品突破奖”,也向公众们展现出一幅工程机械产业别样的“中国素描”,似乎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破解零部件困局带来一丝曙光。
零部件缺失一直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挥之不去的痛。有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液压件、发动机、电控系统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是阻碍中国工程机械迈向世界产业制高点的最大障碍,在我国有待成熟的工程机械配套件中,液压件占到88%,比排在第二位的发动机高出很多,更加凸显我国工程机械产业核心零部件当前面临的困境。
曾有多位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不能进入关键部件主流市场,还有可能陷入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困局中。对此,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一语中的:“将来一定是得零部件者得天下!”这一份决心,似乎不难解释徐工液压件面对重重困局,却能硬生生跻身国际一线阵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代言人的事实。“本土零部件产品突破奖”——这简单的十个字背后,代表了怎样的产业贡献?究竟付出了多少艰辛,方才绘制这样一幅中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走向世界的素描路径?
“长对正” 勾勒10000小时“用不毁”的横坐标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制图的三要素。要实现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的破局,前提就是让“品质”这根横坐标与国际主流产品实现“长对正”,而徐工液压也正是用“技术领先、用不毁”的实际诠释向国际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10000小时无故障!”这是由徐工液压件公司自主研制的首批400吨级挖掘机油缸出口澳大利亚交付使用416天后刷新的最新纪录。曾几何时,挖掘机械因特有的恶劣作业工况,使其对液压油缸的使用可靠性要求极高,而我国基础工艺技术水平的薄弱,却使得挖掘机油缸就像液压元器件中的“潘多拉魔盒”,神秘的技术面纱阻碍着自主品牌对它的探索和尝试。现如今,历经十余年技术长征的徐工液压件公司,已成功攻克了挖掘机油缸的诸多核心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级的加工生产线,成功实现了挖掘机油缸的国产化目标。尤其在澳大利亚这块全球顶级矿山配件“逐鹿场”上,10000小时无故障的运行纪录,仿佛吹响了中国核心零部件进军全球的“集结号”。
“要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理念是我们必须握紧的一张‘入场券’。400吨级挖掘机油缸是公司技术团队深入澳大利亚矿区实地考察,针对高温施工环境定制设计的新型产品,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口70余套,最长无故障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客户要求的5000小时,跻身这一领域顶尖产品行列。可见,只有在高可靠性上实现突破,才能避免陷入中低端的恶性循环。”在徐工液压件公司总经理陈登民的介绍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徐工核心零部件的责任和追求。就在此时,在徐工液压件公司挖掘机油缸生产线上,工人师傅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生产,完成为日本高端客户定制的特种挖掘机液压缸交付任务,这是徐工核心零部件首次亮相日本,在抢占全球装备高端市场的道路上又迈出标志性的一步,正是“用不毁”的产品标签,坚定了徐工液压“走出去”的信心。
“高平齐” 打造“全球协同+自主创新”的纵坐标
对于液压元件产业发展来说,有了“长对正”的“用不毁”横坐标为基础,打造“高平齐”的高端化纵坐标,就更能如虎添翼。然而,以往国内的高端泵、阀、马达等最为关键的部件,基本都由国外供应商把持,汽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摊铺机等主机关键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采购成本、供货周期、个性定制……种种不确定因素,可谓“如鲠在喉”。
为了跨过“高端液压元件”这座山头,2012年徐工接连出手,并购了德国FT和荷兰AMACA两家欧洲知名液压生产企业,并在德国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正是在这种强力布局下,徐工液压公司与德国FT、荷兰AMACA、欧洲研究院等形成了全球协同、彼此联结、相互支撑的密切合作关系,从而在攻克液压阀等高端核心液压零部件上焕发出了强劲的战斗力,一个“全球协同+自主创新”的全系列液压元件研发生态圈正在逐步成型。
相关新闻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